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

《小河馬的安靜,底下躺著疲憊》

#孩子的安靜也需要被看見 #平靜的背後是壓下的情緒 #親子情緒練習
#
你已經夠好了 #福安心理治療所

🦛 《原來,平靜是已經好累了》

小河馬是大家眼中的乖寶寶。
上課坐得直挺挺,下課也總是輕聲細語。
每次活動時,他努力遵守規矩,不插隊、不搶玩具、不大聲說話。
別人說:「小河馬真懂事。」、「好乖的小朋友!」
小河馬笑一笑,點點頭,繼續當那個最安靜的自己。

可是啊,心裡卻覺得好累好累。
累到不想再舉手發表,累到不想再微笑回應,累到只想找個角落,靜靜坐著,誰都不要來問。

他不是沒情緒,他只是壓下太久,連說「我累了」的力氣都沒有了。


🌱 親子小提醒|平靜 ≠ 沒事,可能是孩子的疲累在說話

我們常以為孩子安靜乖巧,就是一切都好。
但有時候,那份「平靜」,其實是孩子的身心已經太疲累,不想再耗力表達。

請試著留意:當孩子看起來特別安靜時,不急著稱讚「真乖」,
而是輕聲問問:「你是不是累了?要不要休息一下?」
真正的平靜,是放鬆,不是壓抑。


 孩子的「累」可能是什麼?

身體上的疲累
可能活動太多、外在刺激太多(吵雜、擁擠、跑跳過久),身體真的需要休息。

情緒上的疲累
一整天努力遵守規矩、努力表現好、壓抑情緒不吵不鬧,久了心裡也會累。

社交上的疲累
需要一直跟朋友互動、協調、配合,對某些孩子來說,這很消耗。

心智負荷累積的疲累
太多要求、太多要記住的事、太多不能做的事,孩子心裡其實早已覺得「不想再努力撐住了」。

Go to Top